足底筋膜炎(二)
認識足底筋膜炎
足底筋膜是附著於腳底最後方的跟骨,一直延伸到前端五根蹠骨的扇形筋膜,筋膜作用是維持腳底成弓型,承受體重的壓力,以及在運動過程中可以吸收地面的衝擊動作。當足底筋膜過度使用,受到拉扯、刺激,就會發生足底筋膜炎。好發於經常步行、久站立工作、體重過重、鞋子不合或高弓足、扁平足及小腿後側肌肉過緊者也容易出現足底筋膜炎。
症狀
患者大多在早晨醒來踏下第一步,或坐著一段時間再站起來時,足底突然感覺劇烈疼痛,而這樣的疼痛可經由緩和的足部運動或步行一段時間後,逐漸緩解。
足底有三個痛點
-
足跟痛(常見,50%以上):
以足跟痛為表現的足底筋膜炎患者,部分伴隨有足外翻,這是因內側的筋膜,因足外翻而長期受到拉扯所導致。
-
蹠骨處疼痛(次之):
蹠骨處疼痛的足底筋膜病患,會發現鞋子的外側常有過度磨損情況,這是因為走路重心往外,過度的腳板外側先著地,導致地面給予足部過大的反作用力,而傷害到偏外側的筋膜。
-
足底筋膜痛:
足底筋膜偏足弓附近疼痛,常見於高弓足病患,高弓足的足弓減震能力差,無法有效分散來自於身體的重量,導致筋膜一再承受壓力而損傷。
※治療方式
- 藥物治療: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、注射類固醇(半年內勿超過三次)。
- 休息:最簡單也最重要,避免足底筋膜再承受過多拉扯。
- 冰敷:協助消炎降低腫脹。
(症狀發生的2-3天內適用,每次10-15分鐘,每天至少2次) - 儀器治療:包括超音波、短波、電療。
- 肌內效貼紮:可降低疼痛處受力,做適度支撐,減緩疼痛症狀。
- 量身訂做鞋墊:特別是扁平足或高足弓,幫助減輕足底負擔。
- 小腿後肌伸展運動:針對足底筋膜和小腿後肌,減低組織張力。
- 足底筋膜伸展:以圓柱型的鐵罐放在足底來回滾動。
- 足弓肌力訓練:強化足底深層肌肉力量,避免再次受傷。
居家運動:
放鬆小腿後側肌群
平坐在地上或床上,毛巾越過腳底板放在前緣上,向身體方向牽拉,覺得有緊繃感時停住維持10-20秒,一回10次,一次3回。
站姿弓箭步伸展小腿後側肌群(後側腳為伸展腳)
雙手平貼於牆面上,雙腳一前一後站立,兩腳腳底板平貼於地面上,腳尖朝,前,兩眼直視於正前方,向下半蹲,停留10-20秒,一回10-20下,一天3回。
腳底滾球運動以放鬆足底筋膜
坐在椅子上或雙手抓著椅子,將球放在平坦的地上,腳底輕踩施加重量於足底筋膜上,在球上來回滾動50下,一天3回。
腳趾抓毛巾訓練足底小肌群肌力
坐在椅子上彎曲膝蓋,將毛巾平鋪在底板上,腳底板平貼於毛巾上,用腳趾把毛巾抓起後停6-10秒,一回做10次,一次3回。
更多文章,請上FB實和復健骨科粉絲團!!
以上訊息由 新莊實和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陳星毓提供
更新日期:2017.04.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