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內容為實和復健診所所有,請勿任意轉載、複製或做商業用途,謝謝!!

失語症衛教單

定義:

失語症是由於大腦的損傷,如中風、頭部外傷、腦瘤、腦退化性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失語症的發生,使得病患失去部分原有的語言能力,包括聽覺理解能力受損、口語表達、閱讀理解及書寫等方面。

特徵:

失語症大致可分為理解性與表達性的失語症;理解性的失語症患者在理解方面有困難,在口語表達方面雖可流暢的說出,但常有語音錯誤或錯誤用語的情形出現。

表達性的失語症通常在理解能力優於表達能力,但在表達方面常無法使用完整的句子作為溝通且有尋字困難的情形。

嚴重者可能合併上述兩種,也就是說同時有理解性及表達性的困難,亦可能個案雖然無任何口語及聲音,以點頭作為回應,但事實上個案可能無法聽懂對話內容。

影響預後之因素:
  1. 病因:失語症若由腦創傷所造成,其恢復一般較大腦血管中風所引起的佳;出血性腦中風所造成的失語症,一般預後較缺血性腦中風佳。
  2. 損傷範圍:損傷範圍愈大與失語症的嚴重度有相關,且損傷範圍愈大,病患的預後愈差。
  3. 從發病至今時間:亦為影響預後之因素,病患自發性的恢復最快的時期為發病後六個月內,且以前六週的恢復最快速。
  4. 年齡:病患年齡愈大,對失語症的預後較不利。且病患年齡越大者,常伴隨有其他疾病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退化性疾病等,而影響到腦部的功能,進而影響到復健的預後。
照護注意事項:
  1. 及早且持續性治療可儘快幫助病患恢復較佳的語言能力。
  2. 多給予病患鼓勵,避免使用責備的話語及語氣。
  3. 多給予病患不同的語言刺激,包括聽覺及視覺方面。
  4. 不要打斷病患的話語,給予病患充分的時間說話。
  5. 與病患對話,可多使用開放性疑問句,而非只使用“是/否”的問句。
  6. 可使用個案有興趣的物品或圖片等作介入。
  7. 病患若無聽力的問題,則使用一般音量對病患說話即可,不需加大音量。
  8. 與病患對話,可盡量簡短且符合當時的情境。
更多文章,請上FB實和復健骨科粉絲團!!
以上資科由 石牌實和復健診所 語言治療師提供
更新日期:2016.05.05